专题报道

首页  >  专题报道


中国儿童双语启蒙的困惑,最专业的剖析在这里

必读!中国儿童双语启蒙的困惑,最专业的剖析在这里

在双语群的讨论中,如何对儿童进行早期英语教育一直是家长们热议的话题。过早的英语启蒙是否会动摇孩子的汉语母语地位?如何在中文环境下进行有效的英语教育?本文作者雷莉,毕业于加拿大蒙特利尔魁北克大学语言学院,从专业角度为我们梳理了学界的研究成果,也通过典型个案回答了双语启蒙的利与弊问题。

前些日子,发表的一篇关于该不该进行早期双语教育、什么时候开始最合适的文章,引发了一场大讨论。

首先,我觉得作者所描述的情况在国内没有代表性。这个讨论对海外华人更有意义。因为国内大多数家庭的语言环境和教育环境,决定了不可能出现第二语言影响第一语言深度表达的问题,除非有些家长片面重视第二语言的掌握,在家里和孩子用第二语言英语进行交流,或因其他原因减少了孩子接触母语汉语的机会,才会导致这种现象的发生。

在介绍儿童早期双语教育利弊之前,我想先介绍几个概念,这样我们可以在同一个概念定义下讨论问题。

1

语言包括什么?

最小的语言单位音素—;音节—;语素—;词语—;语义—;句子。

2

语言是一种知识还是一种技能?

语言作为交流工具,它更是一种技能。只在某些专业领域它才是一门知识。

知识和技能有什么区别呢?用最直观易懂的话来说:知识是理论的,技能是实际操作的。比如:我们想学开车要先学驾驶的理论知识、车的构造、使用、交通规则等。

如果一个人通过阅读了解了这些理论知识,能保证他成为一个合格的司机吗?显然不能。想把这些知识转换成开车的技能,就需要反反复复地操作:从陌生到熟悉,从熟悉到熟练,几十次上百次地重复,最后变成和身体融为一体的记忆,一种本能反应。

理论知识学习在认知学上叫做显性记忆,或者陈述性记忆。它是有意识的,能表达的。

技能的掌握在认知学上叫做隐形记忆,或者程序记忆。它是无意识的,难以表述的。

掌握一种技能是不是一定要有知识做前提呢?不一定。

想象一个手艺很棒的陶艺工匠和一个知道很多陶艺的理论知识却从未亲手操作过的陶艺收藏者。他们拥有两种不同的能力:一个拥有已经嵌入他身体中的技能,包括做陶器时如何移动他的手指,力度的把握和在不同材料上手的移动控制,以及一种内在感觉;而另一个人了解很多关于陶器制作的可能能够区分出珍品和劣质品,但他自己却不能制造出一个有价值的陶器。

语言对普通的使用者而言是一种技能。每个身体正常发育的幼儿,只要自然地处于他的母语环境下,在1-2岁之间都能用简单的语言表达他们的基本诉求,而他们并没有关于这个语言的理论知识。

但是对语言研究者来说,语言是一种知识,因为他们要研究它的特点和构造。一个人可能会有某个语言的理论知识,却未必掌握这门语言作为交流工具的技能。比如,作为语言学者,我可能了解俄语的语法结构,语音要领,可我却不能用该语言进行正常的交流。I  know this language, but I can’t communicate in this language.

一个有经验的老司机遇到紧急情况时,脑海里不会把学过的理论知识ABC一一过一遍,再决定如何反应,而是瞬间本能地做出应对反应。语言也是一样,我们之所以用英语沟通时不能像汉语那么流畅自如,主要是因为我们缺少自然的英语环境,学校更多的是把英语当作知识来传授的。

3

语言学习和语言习得的区别

把一门语言当作技能来掌握的过程,英语称之为acquisition;

把一门语言当作知识来学习的过程,英语称之为learning。

我们国内中小学的大部分英语教学都是把英语作为知识来传授的,所以汉语把两种过程都称为"英语学习"。

随着语言认知研究的发展,我注意到有些语言教育工作者开始区分这两种不同的学习过程,用语言习得和语言学习将两种不同的学习过程予以区分。

儿童第一语言是自然习得的过程,是无意识的,形成的是语言作为交流技能的隐形记忆。他们没有有意识的、知识性的发音、单词、语法的学习过程。我们这里讨论的大都是这种自然的语言习得过程,也是最佳的语言学习方法。

4

什么是母语?

这个定义有很多版本。综合归纳为:

a. 出生以后最早接触并掌握的语言;

b. 不借用其他语言而学会的语言;

c.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定义:母语是指一个人自幼习得的语言,通常是其思维和交流的工具。

5

什么是双语? 双语有几种?

能够用两种语言进行流利交流的人称为双语人,双语有很多分类方法,如:

根据两种语言的习得顺序分为:同期双语,相继双语, 接收型双语;

根据两种语言的掌握程度分为:平衡双语,强弱双语,弱弱双语;

根据不同习得方式分为:组合式,协调式,附属式双语;

根据两种语言的相互影响分为:添加式双语,减去式双语;

除了少数中西混合型家庭,国内的语言环境决定了国内的双语大多为:强弱双语,添加式双语和附属式双语。

通常是孩子能够用母语汉语表达他们的基本诉求,一般至少3岁以后,孩子才有机会接触第二语言。强势语言为汉语,弱势语言为英语。

很少有家长会为了促进孩子的第二语言的学习而切断或减少孩子接触汉语的机会,所以只能是添加式双语,即:汉语+英语,很少会出现因为习得第二语言而丢掉第一语言的现象。

 

儿童早期双语教育这个话题,有点大,也有点庞杂,真不是一时半会儿能说清楚的。说它大是因为儿童早期语言学习尤其是儿童早期双语教育的研究涉及很多学科,比如:神经学、成长心理学、认知心理学、教育学、语言学等等。

说它杂是因为它是一个新兴的领域,很多问题还没有清晰肯定的答案。不同时期的研究成果,同一时期的不同学派,不同学科的研究成果和观点因为侧重点的不同,而各有差异。

在有限的篇幅里,我只能把那些最新的和大部分学科、学派公认的研究成果和观点简要呈现给大家。

首先,语言是作为知识后天学来的,还是与其他基本生存技能一样,是与生俱来的经过足够训练就能掌握的一种技能?

1960年代以前,语言学家大都是反对儿童早期双语学习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以Skinner  (1957)为代表的行为主义学派认为:语言和其他学科的知识一样是通过学习得到的。 因此第二语言的学习是通过外界不断地重复,学习者不断地做各种练习而掌握的。过早的第二语言学习会导致孩子混淆两种语言,导致思维混乱。

六十年代后以Chomsky为代表的语言学家认为:人类出生时就具有掌握及其复杂的、创造性使用语言的能力。也就是说掌握语言是我们与生俱来的能力,是我们人类唯一拥有的基因。

神经学家LiseEliot在1999年发表的研究成果中认为:  语言是人类与生俱来的能力,因为在很大程度上它是在我们的大脑里已经拥有的硬件设置,正如儿童逐步形成的吃和看的神经网路一样。所以大脑配合复杂的声音器官形成了一个复杂的神经网路可以快速地接受、分析、组成、输出语言。

这印证了Chomsky早在60年代就提出的人类拥有与生俱来的语言习得配置。任何一个正常发育的孩子置身于一种语言的自然使用环境中,只要得到足够的语言互动,都能神奇地掌握这门语言。

1960年代以后,尤其是随着各种对大脑进行测试的仪器出现以后,神经学科通过对一些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大脑损伤而导致语言交流障碍的患者进行观察测试后发现:儿童早期第二语言习得对孩子两种语言的掌握,认知能力的提高是利远远大于弊的,但前提是方法要正确

第二,语言认知学和大脑神经学的研究表明:儿童在青春发育期之后,这种语言习得能力急剧下降。

在儿童成长中存在一个能够流利如母语的习得语言的关键期。这种现象似乎和人类左右大脑功能的逐渐分化有关。大多数人的语言功能区在左脑,而不是右脑。左脑和线性认知有关(比如抽象推理,一步一步进行的体力工作);而右脑和3D空间的敏感度、艺术和音乐的能力有关。

不像成年人,儿童能够使用左右大脑一起习得语言,而成年人只能用左脑学习语言。用句形象的话说就是:儿童可以三维地学习语言,而成年人只能二维地习得语言。

当儿童的左脑语言区域受到损害时,并不会完全损害他们的语言功能,经过一段时间大都能够完全恢复他们的语言功能。这是因为儿童时期左右脑的分工还没有分离,当儿童左脑的语言区域收到损害时,右脑可以经过一段时间的联系而代替左脑的语言功能。而一个成年人左脑语言区受到损害时,失去的语言功能很难恢复的。

第三,神经学研究者发现人的大脑有两个区域与语言的感知和表达有关。

大脑中有一个区域叫Wernicke区,这个区在左脑的后部,主要负责语言的感知,也就是听和读;另一个区是Broca区域,在人的左脑的前部,这个区域主要负责语言的输出,也就是说和写。

研究发现,早期双语儿童使用大脑的同一个区域进行两种语言的感知和输出活动。而成年人的语言感知区域Wenicke区域有所分离,但挨得很近,还有重叠部分,而负责语言输出的Broca区域则明显分开两个区域用来处理第一语言和第二语言。

 

第四,语言认知学的研究认为,儿童早期双语习得,不仅仅多掌握了一门语言,还有利于儿童多种认知能力的促进。

两种语言的混合使用是双语儿童习得过程的一个自然现象,是一个过度,而不是结果。这恰恰表明了早期双语儿童在由于某一语言词汇缺乏时运用两种语言表达的一种能力。

下面我再介绍一下语言认知学、语言学家和神经医学比较公认的关于儿童早期语言习得不同年龄的生理特点:

婴儿在出生前的10周开始通过骨传导能够识别母亲的声音和她的语言模式。

在出生后6个月以前能够识别所有语言的语音,但是6个月以后婴儿不再能识别那些在他的母语里听不到的语音。

从单音节到多音节模仿,到发出表达语义的词语,孩子在1岁时一般已经能够掌握一些简单的词语,每个孩子掌握词汇的数量和速度各有不同,但都从18个月开始,尤其是从3岁到5岁之间,呈加速趋势。24个月到35个月时,幼儿大脑已经可以对外界语言信号所对应的物体、人和事件产生大脑信号。

2到5岁,只要正常置身于母语环境,儿童能够基本掌握他们母语的句法,而不需要像成人那样进行专门的语法学习。

3岁时,儿童对词语的曲解几乎全部消失,基本的主谓宾结构已经形成。他们会开始使用代词 "我"。这个年龄的孩子喜欢听故事、问问题,喜欢讲述他们看到的和做的事。词汇量在1000左右。

4岁时,儿童的词语大量迸发,不停地提问。儿童能够表达时间概念(昨天、今天、明天),能够使用更多的介词。4岁时,初级语言构件已经形成,所以儿童语言发育障碍在这个年龄容易测试和确诊。

5岁时,儿童开始使用连词、关系代词(英语),可以组成复合句式(汉语),会注意一些特殊的语言细节,虽然还会出现小的语言错误,但基本上能说出语言结构正确的句子。

6岁时,儿童能够说出更多的名词、动词、形容词,他们的词汇量大幅增加,约为2500左右。

12岁以后这种相对容易自然习得的能力开始大幅度减弱。但将语言作为知识学习的能力在提高,如单词学习、语法学习,但词汇和语法的自然应用能力却很难达到母语水平。

虽然每个儿童个体会有差异,不同语言不同文化之间也会有具体差异,但共同的是:

掌握这些语言功能的平均年龄和顺序基本相同。

在所有语言中,儿童以自然方式习得第二语言的能力都在青春发育期后明显下降(主要体现在听力、发音、语调和准确完整表达上)。

词汇扩充的学习能力不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减弱。

在3到7个月时,儿童能够开始懂得第二语言,在大约2岁到3岁时用这种语言进行流利的会话。如果一个学龄前儿童在3岁以后开始接触第二种语言,他依然会很容易地掌握这门语言,因为他已经掌握了语言交流的基本定律。青春期以后这种自然习得能力大幅度减弱,而知识性学习能力开始逐步提高。

 

案例1

爸爸是美国加利福尼亚人,妈妈是意大利人。他们生活在美国,当地社会使用语言为英语。夫妻俩在孩子出生前就约好,他们跟孩子各自用自己的母语交流。幼儿期,主要看护人是妈妈,孩子两种语都懂。但当孩子意识到妈妈也懂英语后,孩子更喜欢说英语。

但每次回意大利休假回来,孩子会在回来的前几周更多的说意大利语。坚持说意大利语的时间长短和在意大利休假的长短成正比关系。

在孩子3岁半时测试:他的英语是excellent,意大利语是低于他年龄一岁的水平。到7岁时测试:他的数学、逻辑、英语都是excellent,意大利语在刚刚到意大利时前三周是6岁的水平,三周以后达到当地孩子7岁的平均水平。

由此可见,在双语环境中,如果其中一种语言是当地社会使用的语言,而另一语言是少数人使用甚至是社会不使用的语言,建议这个语言的接触互动要加强。要有更多的机会听到有人跟他说这种语。即使孩子不愿意说这种语言,只要语音语调语感没丢,有机会把孩子放到这种语言环境,他也会比其他孩子适应得快很多。

幼儿时期充足的语言互动,尤其是面对面、孩子能看到你面部表情肌肉运动的互动,以及那种不断用实物和语音信号进行关联的互动越多越好。

直接的、充足的、自然的语言互动优于一般的上课。孩子的语言环境还有一个简单易行的资源就是英文原版动画片。孩子很容易懂,即使他还无法用英语表达,但听是说的前期准备。

案例2

在纽约做律师的蒙特利尔人从孩子出生就请了一个葡萄牙人做保姆,而且要求她跟孩子只说葡萄牙语,保持至今。孩子5岁了,能用葡萄牙语和保姆进行正常交流。这种请不同语种保姆的做法很流行,尤其是那些做语言教学研究工作的人最喜欢用。

案例3

华人孩子。4岁跟随父母到福州,在福州期间学会了福州话。5-7岁随父母到上海,在上海熟悉了上海方言。

7岁半到蒙特利尔,去法语欢迎班。10个月后,老师认为他可以转入正常班和当地孩子一起学习。他妈妈为了让他打好语言基础,要求在欢迎班多学习两个月。从小学到中学都在法语学校,教学语言为法语,家庭沟通唯一语言为汉语。魁北克为了保护法语,严格限制中小学的英语教学时数,小学期间小学每周课时数只有2小时,他从没有上过课外英语补习班。

中学毕业以后,他顺利转入英语大学预科,两年后顺利升入知名的英语大学学习建筑。现在他在学业上和社会活动中英法语旗鼓相当。汉语沟通基本流畅自如,能阅读历史文化书籍,但汉语写作水平低于他的认知能力。

他学英语的时间远远少于国内孩子校内外在英语学习上投入的时间。但是蒙特利尔有非常好的双语环境:1.班上的同学、小朋友很多来自父母说英语的家庭;2. 英、法语频道的电视、广播、报纸、杂志随处可听,随处可见,随处可读。

这个例子证明儿童早期足够的语境、自然的互动是孩子习得第二语言的最佳途径。而国内的大部分英语教育依然沿袭的是1960年代以前Skinner的反复练习法,语法、词汇和语境割裂。

然而,儿童时期的优势不在这里,儿童的优势是在把语言当作整体来感知,因为他们左右脑的分工还没有分离,习得语言是三维的。但儿童早期的抽象逻辑线性思维是弱项,如果这个时候把语言当作知识去传授,恰恰就是以短博长了。

 

儿童早期双语环境建议:

在6岁之前,父母应尽可能多地和孩子语言互动,给他们语言信号的刺激;

说两种不同语言的环境和人应尽可能地稳定、持续,并保证足够长的时间能够接触到这些语言;

儿童早期双语习得时,会出现两种语言混用的情况,但这只是一个习得过程的一个过渡,不是结果。在2-3岁时,儿童能准确区分两套不同的语言系统并在两者之间自动转换。

早期儿童双语教育误区:

减去式双语。即,学第二语言,丢掉第一语言,最终有可能变成弱弱双语,即两种语言都不能准确表达;

没有给儿童足够的语言互动,或者互动时间不够长、不够频繁,或时断时续,导致孩子没有一种语言能够准确表达他的思维;

幼儿园老师或者家长在幼儿对语言感知最敏感期却试图把语言当作知识教给孩子,而不是制造自然语言环境,语言互动。

在国内,很多人都是在小学开始接触英语,由于大部分小学采取的是将语言当作知识传授的教学方法,学习者很少能达到在大脑中形成很强的用第二语言思维的组合式和协调式双语模式,而通常是通过第一语言转换成第二语言的翻译式,或者称为附属式双语。

如果家长、幼儿园,或者学校能够给孩子提供足够稳定的自然的第二语言互动环境,儿童第二语言习得应该是越早效果越好,但条件是:

第一,继续保持和孩子认知能力相匹配的母语能力的提高;

第二,这里说的第二语言互动环境最好是自然的,而不是过度地把语言当作知识传授。

那么是不是过了这个关键期,就不能流利掌握第二语言了呢?当然不是。只是发音的纯正程度、语言的自然流畅程度、语言的准确程度难以达到流利如母语的程度而已,或者要花更多的努力达到相应的程度。

即使很多学者、家长也提出质疑:语音纯正如母语,表达流畅如母语就那么重要吗?准确顺畅表达和纯正如母语地表达在未来的生活和职业生涯中会有多么大的差别吗?

回答当然因人而异,因将来从事的职业而异。所以那些在幼儿早期不能给孩子双语互动环境的家长不必忧虑,在6岁到12岁之间,只要有足够的第二语言互动环境,孩子依然有机会掌握能流畅表达接近母语的第二语言。即使12岁以后,虽然可能会带有母语口音,学习难度加大,但是良好的第二语言互动环境,依然可以帮助孩子达到顺畅表达的程度。

问答Q&A

Q:我自己的英语就是用这种割裂开的方法学来的,我想给孩子提供好的英语语境,所以每天给孩子读英语故事和英语书,您有什么建议吗?

A:我建议先从看英语原版的动画片和儿童电视节目开始。原因是发音比较清晰,有些夸张,还有形象配合。孩子对音频视频信号的感知能力极强,他们会看得懂。也许他们说不出那个词,哪个句子,但他们整体在一起看懂了。

同样英语水平的成年人和孩子一起看,感知能力远不如孩子。成人至少需要搞懂一些单词,才可能开始理解过程。当孩子水平提高以后再开始听故事,因为没有视觉信号的介入,估计难以把孩子带到语境中,需要翻译,而不是在语境中整体感知。

Q:现在周围朋友很流行请菲佣,其中一部分原因是菲佣可以跟孩子说英语。请问这样有用吗?菲佣的口音会不会弊大于利?

A:对语感的培养肯定有益,语音语调即使不标准也给他掌握更多语音的机会。语言学家发现:孩子出生时的脑细胞对声音和面孔的视觉信号有着极强的识别能力,从语音识别角度来看,越多的语音介入,孩子识别语音的能力就越强。即使他暂时还没有机会学说这种语,但他具备发音纯正的能力。越多的语音刺激语音识别的脑细胞链接越多。

一个简单的例子:一个小时候会很多方言的孩子,长大学更多方言的能力一定比儿时只听过一种语音的人强得多。那么在这些方言中,哪个更标准已经不重要了,因为他的语音识别能力提高了。

Q:我们家姐姐8岁,小学读的是双语国际班,除了中文课以外,其他学科课程都是英文教学, 但课后与同学都是说中文。目前感觉双语并进,但很担心形成弱弱模式

A:不用担心,因为汉语是孩子生活环境中的主体语言。加强中文互动,坚持阅读和她认知能力相匹配的中文书籍,不会减弱的。我刚才说的那个意大利妈妈发现:当孩子知道妈妈也懂英语之后就不再父母之间做语言转换,而是和爸爸妈妈都说英语,妈妈时常装作听不懂,让他重复,孩子只好用意大利语重复。孩子在和不懂英语的意大利亲属沟通时会全部使用意大利语。父母的坚持很重要。